第五集 - 全球城市绿地降温效益显著但不平等
本集概要
该研究利用遥感数据,评估了全球约500个最大城市城市绿地提供的城市降温效应,发现全球南方城市的降温能力约为全球北方城市的三分之二。这种差异源于绿地数量和质量的差异,并与社会经济和自然因素有关。研究进一步指出,通过优化城市绿地基础设施,可以显著提高降温能力并减少全球南北的降温差距,从而减轻热浪对人类健康的不平等影响。
收听方式
内容提要
主要内容:
本研究利用遥感数据量化分析了全球约500个主要城市暖季期间城市绿地白天的降温效益,揭示了全球南北城市之间在绿地降温效益方面存在显著差异,以及改善城市绿地降温效益和减少不平等的巨大潜力。
主要发现:
城市绿地可提供显著的降温效益: 全球平均而言,城市绿地可使地表温度降低约3°C。 降温效益存在显著不平等: 全球南方城市的降温能力和降温效益仅为全球北方城市的两三分。 平均降温能力:南方城市 2.5 ± 1.0 °C,北方城市 3.6 ± 1.7 °C (Wilcoxon test, p = 2.7e-12) 平均降温效益:南方城市 2.2 ± 0.9 °C,北方城市 3.4 ± 1.7 °C (Wilcoxon test, p = 3.2e-13) 造成不平等的原因:南方城市绿地数量和质量均低于北方城市。 人均 GDP、城市面积、背景气候(年均温和降水量)、地形变化等因素共同影响城市绿地降温能力和效益。 “我们发现城市绿地面积与其人均 GDP 和城市面积呈正相关;更富裕的城市拥有更多绿地。众所周知,城市内部的财富和绿地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(奢侈效应);我们的分析表明,在全球范围内,城市之间也存在类似的奢侈效应。” 巨大潜力: 通过优化城市绿地建设,可以显著提高降温能力,并减少城市间的不平等。 “如果我们能够系统地将每个城市所有网格单元的 NDVI(按当地气候区类型)提高到上限城市的 NDVI 中值水平,同时保持降温效率不变,那么全球城市的降温能力将提高约 2.4°C。” “如果我们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城市绿地的数量和降温效率(分别达到其区域上限的 90%),我们将使降温能力和效益提高 10°C,远高于单独提高绿地面积或降温效率的效果。”
研究意义:
本研究强调了城市绿地在缓解城市热应力方面的重要作用,以及全球南北城市之间在适应户外热应力方面存在的不平等现象。研究结果为城市规划者和决策者提供了重要参考,以制定有效的策略,提高城市绿地降温效益,减少不平等,并增强城市对未来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。
未来研究方向:
进一步探究影响城市绿地降温效率的机制,特别是社会文化和政治历史因素的作用。 开发更精细的模型,预测不同绿地类型和配置的降温效益。 评估不同绿地管理策略对降温效益和社会公平性的影响。
关键图表:
图1:以四个特大城市为例,展示了城市尺度的地表温度、绿地 (Landsat NDVI) 以及局部降温效率、局部降温能力和局部降温效益的分布情况。 图2:全球降温能力格局。 a) 468 个主要城市化地区的降温能力全球分布。 b) 降温能力的纬度格局。 c) 全球北方和南方城市之间的降温能力差异。 图3:降温能力最高的 50 个城市(右侧条形图)与降温能力最低的 50 个城市(左侧条形图)之间的对比。 图4:降温能力与城市绿地的质量(降温效率)和数量(绿地面积)显著相关,而质量和数量又受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的共同影响。 图5:提高降温能力和减少其不平等的估计潜力。
行动建议:
加大对全球南方城市绿地建设的投资力度。 制定合理的城市规划策略,优化绿地空间布局,提高绿地降温效率。 采用先进的城市设计和绿化技术,提升城市绿地的多功能效益。 加强国际合作,分享城市绿地建设的最佳实践经验。
音频内容由AI自动生成,仅供参考。